高原绿茵场上的呐喊与热爱 ——第二届“青超联赛”第八轮玉树主场见闻
更新时间:2025-08-10 04:04 浏览量:1
本报记者 程宦宁 汪清梅
立秋后的高原,风里带着丝丝凉意,但玉树藏族自治州体育场内的热度,却依旧不减。
8月9日13时,距离第二届“青超联赛”第八轮玉树牦牛队主场对阵黄南热贡艺术队的比赛还有两个小时,主办方精心组织的农畜产品展销区热闹非凡。
来自杂多县老牧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扎西嘉说:“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展销平台。这次我们带来了牦牛系列制品,有保暖的牦牛绒围巾、鞋垫,实用的牦牛皮带。”
而此时在体育场内的看台上,已经坐了不少穿着应援服的球迷。他们是玉树牦牛队最坚实的“第十二人”,他们带着对家乡球队的满腔热忱,早早开启了这场属于足球的狂欢。
“尕桑,一会球员们进场热身的时候,我们就呐喊起来,手里的旗子摇起来,为他们鼓劲加油。”
“好的,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另一边的看台上,几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正互相往脸上贴队徽贴纸。“我们是州民族中学的学生,现在放暑假了,专门来看比赛。”16岁的卓玛措脸颊红扑扑的,手里紧紧攥着加油棒,旁边的同伴拉着她的胳膊指向球员通道:“快看,他们出来热身了!”姑娘们立刻站起身,使劲挥舞着手臂,“玉树,加油!”的喊声清脆响亮,引得场上热身的球员们纷纷回头挥手。
精彩的文艺演出过后,双方球员列队入场,全场球迷瞬间起立。“玉树!加油!”的呐喊声浪如同潮水般涌起。15时整,当裁判吹响开赛哨,看台上的“第十二人”已然进入最佳状态。
上半场的比赛节奏快得像高原上的风,双方球员在绿茵场上你来我往,每一次抢断、每一次传中都牵动着球迷的心。21分钟时,黄南热贡艺术队的一次反击险些破门,守门员奋力扑出皮球,看台上瞬间爆发出“扑得好!”的赞叹。
比赛第41分钟,黄南热贡艺术队获得了一粒点球,体育场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看台上,卓玛措和她的同学们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玉树球迷们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随后,黄南热贡艺术队的“当家”球星扎西达娃站在了罚球点上,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扎西达娃目光坚定,助跑射门一气呵成,足球应声入网。上半场,黄南热贡艺术队凭借这粒点球,以1比0领先玉树牦牛队。
中场休息时,玉树的球迷们相互鼓劲加油,卓玛措说:“没事没事,还有半场时间,我们一定能赢。”
下半场,天空飘起了细雨,却丝毫没有影响现场的热情。球迷们纷纷撑起雨伞,继续为自己热爱的球队呐喊助威。玉树牦牛队开始加强进攻,场上的球员也变身成了“拼命三郎”,每一个球都拼尽全力。而看台上,卓玛措和同学们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却依旧喊得卖力。
第89分钟,转机终于出现。玉树牦牛队队长尼玛才仁接队友传中,在禁区内一脚冷静地推射,皮球如离弦之箭直入球门!
“进了!”卓玛措激动得跳了起来,然后和同学们抱在一起尖叫。“玉树、玉树!”的呐喊声再一次响彻云霄。
终场哨响,1:1的比分定格在记分牌上。没有预想中的失落,看台上反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卓玛措说:“虽然平局有些可惜,但可以看出来,他们已经拼尽了全力。”
雨一直下,球迷们慢慢离场,刚刚经历过激烈角逐的绿茵场,仿佛还回荡着“第十二人”的呐喊。这呐喊里,有对足球的热爱,更有玉树儿女骨子里的坚韧与团结——无论输赢,他们永远是球队最坚实的后盾,用最质朴的方式,守护着家乡的荣耀。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