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高血压患者注意:宁愿天天睡懒觉,也不要随便做这4事
更新时间:2025-03-12 16:19 浏览量:8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天气一天天变暖,很多人觉得冬天已经过去了,高血压的风险应该会降低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春夏交替的季节,反而是血压波动最明显的时期,甚至有些人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头晕、胸闷,甚至心脑血管事件。
有些高血压患者以为,只要吃药就能控制血压,却忽略了生活习惯的影响,结果血压反复波动,甚至比冬天更难控制。
气温回暖后,人体的血管会扩张,血压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可以掉以轻心。有些人在春夏交替时,会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甚至可能引发突发性的高血压危象。这时候,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变得至关重要,甚至比吃药还要关键。
我要告诉大家,在天气转暖的季节里,高血压患者宁愿天天睡懒觉,也千万不要随便做这4件事,否则可能会让血压变得更加不稳定,甚至诱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天气变暖后,很多人会减少赖床的时间,一大早就爬起来锻炼、外出,甚至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春天来了,应该抓住机会晨练,增强体质。但实际上,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本身就比正常人差,早晨起床时,如果动作过猛,血压可能会瞬间升高,甚至引发突发性脑梗或心绞痛。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生活很规律,但每天早晨都会很快地从床上坐起来,甚至有时候刚醒就急着下床走动。
起初,他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但有一天,他突然在起床后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摔倒在地上,测量血压后发现,比平时高出了20多毫米汞柱,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意识模糊。
研究表明,人体在早晨刚醒来时,交感神经处于激活状态,血压比白天更容易波动,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起床过快,血管收缩和心率变化可能会导致短暂性脑供血不足,甚至诱发晕厥或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正确的做法是,醒来后不要急于起身,而是先在床上静静地躺一会儿,做几次深呼吸,然后慢慢坐起来,等身体适应后再下床活动,这样能让血压保持更稳定的状态,减少心血管负担。
很多人到了春天,气温一回升,喝水的习惯就开始变化,从冬天的温水变成了凉水,甚至有人直接喝冰水,觉得这样能让身体更清爽。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突然大量饮用低温的水,可能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瞬间波动,甚至可能增加心脏的负担。
我有一位患者,他的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但随着天气变暖,他的饮水习惯也变了,开始大量喝凉水,甚至喜欢在饭后喝一杯冰凉的绿豆汤。
结果,没多久他发现自己的血压波动开始变得明显,甚至有时候喝完水后会出现头晕、心悸的情况,后来经过检查发现,他的血管收缩反应比一般人更敏感,而低温饮品正是让血压不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研究显示,低温刺激会让血管短暂收缩,而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本身就较差,如果突然大量饮用凉水,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速度过快,增加血压波动的风险。
特别是在饭后或者刚运动完时,血管已经扩张,如果突然喝下大量低温水,可能会让血压骤然变化,增加心脏的压力。更科学的做法是,保持饮水的温度适中,不要低于室温,特别是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人群,建议喝温开水或者温热的茶水,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让血压更稳定。
天气回暖后,很多人会觉得更容易犯困,特别是春天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春困”现象,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自己睡眠不足,就会选择每天中午补觉,甚至午睡时间越来越长。但长时间午睡可能会导致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甚至可能让血压在下午和晚上更不稳定。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他一直有午睡的习惯,但自从天气变暖后,他的午睡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增加到了一两个小时。起初,他觉得这样能让身体更放松,但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午睡醒来后,总是头昏脑涨,血压反而比上午高,甚至有时候下午会出现短暂的心悸症状。
研究表明,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调节,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度下降,血压调控能力变差。如果午睡超过1小时,血压可能会在下午和晚上出现较大的波动,甚至可能影响夜间的血压稳定性。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午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是比较合理的,既能恢复精力,又不会对血压调节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午睡后总是感觉头昏、血压升高,说明身体的昼夜节律可能已经被打乱,需要调整午休时间,避免让血压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春天气温上升,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加快,很多人会觉得胃口变好,甚至有人认为春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开始大量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羊肉、红肉、油炸食品等。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季盲目进补,可能会让血管的压力增加,甚至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
我有一位患者,他在冬天的时候饮食相对清淡,但到了春天,胃口变好,开始增加肉类摄入,特别是炖羊肉、红烧肉等食物几乎天天吃,结果没过多久,他的血压开始变得不稳定,甚至有一次在吃完大餐后,血压突然飙升,出现了剧烈的头痛和耳鸣,紧急送医后才稳定下来。
研究发现,高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使血管的压力变大,而春季气温变化较大,血管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如果突然大量摄入高脂食物,可能会让血液流动变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季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燕麦等,同时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保持血管的通畅性,让血压更平稳。
很多高血压患者以为,只要按时吃药,血压就能保持稳定,但实际上,生活习惯的调整比吃药更重要。天气转暖后,起床过快、饮水温度过低、午睡过长、饮食不当等因素,都会让血压波动加剧,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如果能避开这些风险,合理调整作息和饮食,让血管始终保持健康状态,血压才会真正稳定,远离高血压带来的隐患。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降压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高血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武明芬.医联体模式下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