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云布集团:细数古代糖画艺术,品味甜蜜中承载的童年记忆

更新时间:2025-08-30 18:50  浏览量:3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糖画艺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甜蜜滋味与灵动造型,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这门起源于唐代的民间技艺,历经千年传承,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精髓,更在时代变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糖画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糖丞相”的祭祀供品。据《坚瓠补集》记载,明代民间每逢祀神,艺人便以糖熔铸成文臣武将形象,因其气宇轩昂、金黄通透,既象征国家繁荣,又寄托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至清代,糖画技艺愈发精妙,题材从神话人物扩展到龙凤、鱼虫等吉祥图案,逐渐演变为街头巷尾的民间艺术。四川作为糖画发源地,更将皮影、剪纸的造型手法融入其中,艺人直接以铜勺舀糖液作画,无需模具,一气呵成,形成今日“以勺为笔、以糖为墨”的独特技艺。

糖画的魅力,在于其“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的双重属性。艺人需掌握熬糖、运勺、构图三重技艺:将白砂糖与水按2:1比例熬至琥珀色糖浆,待糖液能牵丝时,趁热以腕力控制铜勺,或甩或提,在光洁的石板上勾勒出飞禽走兽、戏曲人物。从平面线描的十二生肖,到立体浇铸的龙舟宝塔,高手甚至能在糖液冷却前完成多层浮雕效果。北京糖画注重线条的细腻层次,四川流派则以鲜艳色彩与夸张造型见长,如将狮子头部放大以显威严,关公的凛然正气仅用数笔糖丝便跃然眼前。这种“瞬时艺术”的创作过程本身即是表演,围观者常屏息凝神,待作品完成便爆发出惊叹与掌声。

糖画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春节的“鲤鱼跃龙门”寓意年年有余,中秋的“玉兔捣药”寄托团圆期盼,民间艺人常根据顾客生肖现场创作,将“立等可取”的互动体验转化为情感联结。在成都锦里、北京厂甸等历史街区,糖画摊位至今仍是游客体验传统文化的窗口。孩子们举着腾云驾雾的飞龙或展翅欲飞的彩凤,对着阳光凝望,晶莹剔透的糖画在光影中流转,仿佛将神话故事握在手中,一时舍不得下口,只轻轻舔舐,甜意便在舌尖化开,成为童年最鲜活的味觉记忆。

如今,糖画正以创新姿态延续生命力。题材上,故宫主题糖画将太和殿屋檐与糖丝结合,90后传承人开发的3D糖画装置艺术曾亮相米兰设计周;材料上,艺人尝试加入果蔬汁调色,制作彩虹糖画;传播上,上海豫园推出糖画体验工作坊,短视频平台上“糖画挑战”话题播放量超2亿次,传统技艺借助新媒体实现年轻化传播。清华美院研发的糖画机器人更通过AI算法复刻名家作品,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科技基因。

从祭祀供品到街头艺术,从童年零食到文化符号,糖画始终以甜蜜的姿态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它不仅是匠人指尖的温度,更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永恒向往——正如那缕缕飘洒的糖丝,虽短暂却凝练,在时光中勾勒出永恒的文化印记。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