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十大国宝

更新时间:2025-09-07 06:43  浏览量:1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收藏有300万件展品。大都会博物馆回顾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史的发展,与中国北京的故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1、《药师经变》壁画

创作于元代,长 15.2 米,高 7.52 米。画中端坐着药师佛,十二神将陪伴左右,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是元代壁画精品。该壁画出自山西洪洞广胜寺,上世纪20年代,在动荡和贫困的夹击下,广胜寺四幅壁画仅以1600银元变卖,远渡重洋,如今广胜寺后殿的《药师经变图》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后殿的《炽盛光经变图》被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收藏。广胜寺前殿的《药师经变图》《炽盛光经变图》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

2、《魏孝文帝礼佛图》

所谓礼佛图,就是把当时人们进行佛事活动的礼仪形式模刻到窟壁上,作为永久性纪念。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珍品,表现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礼佛的盛大场景。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的帝后礼佛图美轮美奂,构图严谨。画面上分别以孝文帝和文昭皇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南北相对的礼佛行进队列。

北段刻孝文皇帝礼佛图: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引导、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景。 在这两幅礼佛图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帝后还是侍从,皆为当时流行的褒衣博带式的服装,没有一丝胡服的影子。不同身份的人物服装截然不同,体现了北魏民族融合的特点。从图中人物的发式、配饰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看,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件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遗憾的是,这两幅浮雕在上世纪30年代被盗凿。魏孝文帝礼佛图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现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3、西周青铜柉禁十三器

这组青铜礼器是在 1902 年由宝鸡斗鸡台村民耕地时挖出,那里是西周王朝(公元前 11 世纪)的发祥地。这是中国在现代考古学出现之前发现的首个大型文物组合,引起了清朝高官、著名古董收藏家端方的注意,并随后被纳入了他的收藏之中。这套物品共13件: 按功能可分为三个酒瓶容器、三个酒温器、五个饮酒杯、一个酒搅拌器以及一张带有腐蚀痕迹的长方形桌子。

1907年端方还特邀幕僚共赏,并留下这张珍贵合影。然而1911年端方去世家道中落,1923 年被端方之子以 20 万两白银卖出,后被美国传教士福开森以 30 万美元卖给大都会博物馆。百年来完整者所见仅此一套,堪称稀世珍宝。

4、唐观音大势至造像碑

高 163.8 厘米,宽 90.8 厘米,厚 32.4 厘米,唐代石碑,雕刻精美,展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是研究唐代佛教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碑的一面开有三龛,下面两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五尊像,上面一龛略小,上半部饰以千佛,佛龛周围有缠枝花卉纹饰。另一面则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并排立像,观音菩萨宝冠上有一坐佛,大势至菩萨宝冠上有一宝瓶,这是二者的重要标志。菩萨面相圆润饱满,带有大唐盛世 “以胖为美” 的艺术特征。碑碣背面和侧面均雕有千佛坐像,背面浅雕有佛陀与二弟子二菩萨的三组佛龛,佛龛上方雕有 “过去七佛” 坐像及飞天浮雕像,整座碑碣造像精美、构思精妙、工艺精湛。

5、金代磁州窑系黑釉油滴小盏

“油斑”装饰是通过在器皿的石器体上涂上富含铁的釉,然后用富含铁的釉料覆盖釉来创造的。在烧制过程中,釉料熔化并分离,形成一层富含铁的层,该层起泡到顶部,创造出戏剧性和郁郁葱葱的设计。黑釉上分布着大小不一、形如油滴的结晶斑点,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独特的光泽,是宋代磁州窑瓷器中的珍品。

6、宋代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北宋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高21厘米 直径15.2厘米 萨缪尔·彼得斯1926年馈赠纽约 大都会博物馆 。 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器形独特,近乎圆球状的壶身由三个兽首状的壶足支撑着,但微微向着壶嘴的方向倾斜。壶嘴是雕刻的龙首,龙身由龙首后面向上拱起,跨过壶口在壶身的另一边贴塑在壶身上,形成一个圆弧形的提梁,上面骑坐着一个可能是驾驭祥龙的仙人。壶身四周用娴熟的刻、剔技巧装饰出振翅飞翔的凤凰和花卉纹样,设计繁复却井然有序。壶身除了壶底之外,通身施以匀而薄的一层青釉,深刻和剔划处呈现深青色,而凸起处呈淡绿色,整个器物无论在造型、纹样和釉色上都精美无比,交相辉映,设计独特,工艺精湛。

7、唐代韩幹《照夜白图》

《照夜白图》 是唐代画家韩幹创作的一幅纸本中国画,也是我国古代鞍马绘画中的精品,纵 30.8 厘米、横 33.5 厘米,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照夜白图》所画骏马是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坐骑,此马身形矫健,极善奔跑,因生得一身雪白,被人们称为“照夜白”。图中骏马昂首扬尾做嘶鸣状,四蹄腾起的动感与拴马的粗桩、绷紧的缰绳的静态,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以细劲的笔力、富有弹性的表达力以及渲染的手法,把马的健壮和桀骜不驯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马画中的精品之作。

8、唐代干漆夹纻佛像

这尊佛像有近1400年的历史,为7世纪初唐朝干漆夹纻工艺制作的坐佛。造像生动细腻,宛若真人,双目有神,表情祥和,呈跏趺坐姿,身披袈裟,袒右肩,衣纹褶皱自然写实,流畅生动,袒露的胸部肌肉平滑光洁,充满弹性。袈裟表面均残留敷彩痕迹,佛像裸露的肌肤处可见较为明显的贴金痕迹,袈裟表面残留鲜艳的红,蓝敷色。大都会的签注上标注佛像来自直隶省正定大佛寺。佛像采用干漆夹纻工艺,以天然生漆、苎麻为材,经 48 道工序制成,佛像肌理丰润、衣纹飘逸,是佛教造像的顶级工艺作品。

9、清代乾隆玉如意

康熙玉如意是清代康熙年间臣子吴敬恭进献的玉雕陈设品,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该器物以整块白玉雕刻,长近半米,白中透绿,呈多孔真菌造型,手柄顶部刻“御制”二字,下方铭文为“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原属圆明园珍藏,1860年遭英法联军劫掠后流失海外 。

玉如意自魏晋起为权贵雅物,至清代成为宫廷祥瑞象征,常作陈设或赏玩。康熙时期此类器物被列为皇室珍品,乾隆朝更大量收藏,并频繁见于帝王生活场景。器物融合玉质美感与吉祥寓意,造型及铭文体现祈福功能,是清代玉雕工艺的典型代表 。

10、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

《双松平远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作品,他的画作简练复古,画论上他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所说的“古意”也非一味摹古,而是强调要有古人的内涵与文化。他以晋 唐古朴淡雅的风格与思想,构成了自身简淡天真、拙中带巧的绘画意境。 《双松平远图》是其创新作品之一,仅以简单的笔法勾勒山水树石,几乎没有皴擦与晕染,以极简的笔墨展现辽阔的意境。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