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绘卷”南京艺术学院典藏特展部分作品欣赏
更新时间:2025-09-07 15:56 浏览量:1
《朱老总在南泥湾》作者:苏天赐 1976 规格:130×130cm 布面油画
本次展览以“历史叙事 + 艺术表达” 双线交织,汇融合美术馆典藏精品与文献史料影像80余件,汇聚了苏天赐、杨培钊、沈涛、陈大羽、丁吉甫等我校名师的经典之作,涵盖油画、国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作品创作时间跨度从抗战时期至今,既有亲历者记录时代的写实佳作,也有当代艺术家回望历史的匠心创作。艺术家将对家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慨、对和平的渴望融入作品,既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更传递出深沉的使命意识与家国情怀。走进展厅,你将在艺术家笔下的色彩中看见民族的韧性,在笔墨间感受抗争的力量。
《弯弓射日到江南》 作者:苏天赐 1977 规格:207×217cm 布面油画
展览现场分为 “大地悲歌”、“血肉长城”、“炬火领航” 三个篇章,为观众搭建起一条立体的历史通道。第一章“大地悲歌”,沉郁的色调与厚重的笔触展现了山河破碎的年代:作品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呐喊的文人志士、硝烟弥漫的土地,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战争带来的苦难。转过展墙,“血肉长城”篇章以磅礴气势扑面而来,这里的画面定格了中国军民众志成城的瞬间:战士背负钢枪的英勇身影、百姓支援前线的坚毅面庞,让“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精神愈发鲜活。最后的篇章为“炬火领航”,明亮的色彩与坚定的笔触生动传递着坚定的信念: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驱散黑暗。
《今日长缨在手》作者:沈涛 1977 规格:140×100cm 纸本水墨
这些作品不止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却让我们在笔触的温度里触摸到革命前辈的热血;它们没有直白呼喊口号,却让我们在色彩的张力中感受到民族不屈的脊梁。除了静态展品,展览还运用AI技术活化典藏与史料拓展阐述了画作背后的历史,让历史与当下产生深度共鸣。我们期待每一位观众走进展厅,在“大地悲歌”中铭记苦难,在“血肉长城”中汲取勇气,在“炬火领航”中坚定信仰,让穿越烽火的不屈意志,成为我们走向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力量源泉。
《黄埔军校》作者:魏谦 1981 规格:51×102cm 版画
《水彩画》作者:沈涛 1937 规格:12×16cm 水彩
《小米野炊》作者:佚名 1972 规格:155×91cm 纸本
《向导》作者:陈德曦冯健亲 1977 规格:181×97cm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