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汉江师范学院创新“I-Q-E”艺术教育模式赋能“南水北调”水源区新型人才培养

更新时间:2025-09-10 18:19  浏览量:2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重要高校,汉江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历经十八年探索实践,创新构建以“Idealism—情怀、Quality—品质、Ecology—生态”为核心的“I-Q-E”艺术教育新模式,着力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新型艺术人才,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体系,相关成果获《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中央媒体专题报道。

情怀引领,筑牢育人红色根基。学院紧紧围绕“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国家使命,坚持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汉师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与课程思政体系,传承学校“六迁校址、车轮办学”的奉献基因。学院深度参与孵化“九色鹿”“南水情长”等国家级志愿服务团队,在2024年“南水情长 一路向北”行动中,师生共同创作的7米绢丝长卷《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展现了艺术创作服务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局部

品质淬炼,创新多元协同育人路径。学院构建“基础训练—项目创作—展演输出—社会服务”四阶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高校—政府—中小学—社区”多元协同机制,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墙绘、特殊儿童艺术帮扶、非遗活化传承等项目。近五年荣获国家级艺术奖项23项、省级奖项300余项,学生实践参与率达到100%,年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20余项,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90%,涌现出一大批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骨干与文化传播使者。

生态赋能,打造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学院充分发挥地处“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汉水文化、武当道乐、移民精神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汉水文化》《武当建筑》《堵河剪纸》等生态美育课程群。建成秦巴艺术研创中心,推出《武当山建筑装饰艺术虚拟仿真实验》省级一流课程。依托“星雨艺术”品牌,年均举办公益演出、展览20余场,通过央视频等平台进行全球直播,累计触达观众超8000万人次,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与文化国际传播的双重效益。

道乐《民乐悠扬》央视拍摄现场,杨波摄

汉江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以“I-Q-E”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了艺术教育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汉师模式”,为新时代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和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范例。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拓展国际合作交流,为文化强国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水源区高校的智慧与力量。(李凌云 汉江师范学院、 石永松 汉江师范学院)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