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岭南遇上海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首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最新发布
更新时间:2025-09-11 19:45 浏览量:3
一场承载千年岭南文脉、诚意满满的跨区域文化盛会即将亮相上海。
9月11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主办方和相关机构向社会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整体情况及特色亮点。
发布会现场
岭南与海派真诚相见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今年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更是上海面向世界传递的文化名片。”据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首先介绍,本届艺术节预计举办演出、展览及相关活动超500项、1200余场,其中汇聚55台129场精品演出,境外节目占比近60%,上海首演率超90%,其中11个境外项目为上海唯一一站。
广东省作为本届艺术节的主宾省与组委会共同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将于10月18日在沪启幕。精选舞台力作、百年美术经典、活态非遗项目与优质文化产品将以“文化周”为平台登陆上海,全方位展示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推动与海派文化真诚相见、深度交融。
李明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将通过7台14场精品演出、岭南画派大展、非遗展示和艺术教育等活动,搭建区域文化交流平台。“我们期待以艺术为纽带,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创与人才共育,共同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助力大湾区文化圈的建设与发展。”
发布会上,主办方公布了本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主视觉设计,图案上有广州塔、香港中银大厦、澳门大三巴牌坊等大湾区代表性建筑,同时海湾波浪让这些形态彼此穿插交融,象征着湾区各城市之间的文化共鸣与艺术协作,传达了“融合共创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多元先锋的大湾区文化基因
“文化周期间,将有七台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原创舞台剧目亮相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涵盖舞剧、粤剧、芭蕾舞剧、杂技剧、话剧、多媒体偶剧等多个艺术类型。”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唐国华介绍,粤港澳大湾区舞台精品展演将集中亮相上海,让观众感受到大湾区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探索。
由广东出品的剧目有:广州歌舞剧院的舞剧《英歌》,以创新舞蹈语言重塑潮汕英歌文化,让传统民俗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生;广州粤剧院的古装粤剧《双绣缘》,由“梅花奖”得主李嘉宜、吴非凡联袂主演,以经典唱腔与细腻表演展现粤剧艺术的深厚底蕴;
广州芭蕾舞团的《家园》,以芭蕾这一西方艺术形式为载体,诠释“湾区人共建家园”的奋斗精神,实现东西方艺术的巧妙融合;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杂技剧《站台》,突破传统杂技边界,融合现代舞、戏剧、肢体剧元素,以“站台”为意象讲述人生故事,展现湾区艺术的先锋性。
此次舞台精品展演还有来自港澳的三台精品剧目。其中香港话剧《唔讲得》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叶童领衔,以本土化叙事聚焦现实议题,传递香港文艺的独特视角;香港芭蕾舞团与香港管弦乐团逾百位艺术家将联合演绎芭蕾舞剧《布兰诗歌》,将芭蕾的优雅与交响乐的恢弘结合,呈现高水准的艺术协作。
近年来,澳门致力打造“演艺之都”的城市文化品牌,助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中华文化从澳门走向世界。澳门文化局演艺发展厅厅长郭妙瑜介绍,澳门将组织优秀演艺力量,深度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其中,结合戏偶与音效探讨生命教育的多媒体偶剧《虫虫的仓鼠》,将向内地乃至世界展示澳沪合作成果。
百年大展策展设计效果图
岭南美术传统的当代弘扬
文化周核心活动之一“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将在上海世博园中华艺术宫举办。“本次展览从作品品类、规模来看,当属为迄今广东美术展览之最。”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本次大展展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展厅20个,展出将持续3个多月。
展览将汇集350多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共700多件(套),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装置及美术科技等领域,亮点纷呈。在策展上,展览因应科技融合艺术的新趋势,把沉浸式的策展理念落地在中华艺术宫。王绍强现场展示了展览效果图,他说:“如国画、油画、版画等平面画作,通过人工智能科技生成立体动态视觉效果,让广大观众能够有更好的观感和体验。”
本次展览上,观众不仅可以欣赏高剑父、关山月、林墉等几代宗师的经典原作,还特别设置了关山月、黎雄才等岭南画学个案研究,系统展现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精神。王绍强表示,本次策展团队充分因地制宜,巧妙利用中华艺术宫的建筑特点,将300米展厅走道转化为文献时光长廊,辅以详实的文献展和珍贵影像展示,讲述百年广东美术的故事。
回顾历史,知鉴往来。展览特别展出广东美术界近年的多幅主题创作大作,如《大美天山》《盛世珠江》《南国的风》等,突显岭南美术传统的当代弘扬,呈现新时代以来广东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上的探索实践。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12场岭南文化艺术名家大讲堂,由何镜堂、葛剑雄、陈春声、李劲堃等当代岭南文化大家领衔,为上海观众深度挖掘和分享岭南文化纵深。
本次展览还将设置岭南非遗体验区,多维度展现岭南文化生活。王绍强特别提到:“我们特别在展览中安排了岭南的非遗美食和点心,让观众可以在观赏之余坐下来品茶,亲身了解和体验岭南的美食文化。”
“赵家狮”南国醒狮团在展演
传递岭南文化的温度与诚意
为让上海市民近距离感受岭南文化,文化周特别策划了岭南非遗艺术街头展演,组织醒狮、英歌等极具岭南辨识度的非遗项目,深入上海各大展馆、核心商圈、学校美育空间、社区文化广场、周边古镇等公共文化旅游区域,与市民零距离互动。
“这些充满南国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将以最亲切直接的方式与上海市民相遇,传递岭南文化的温度与诚意。”唐国华表示,主办方精心遴选了来自广州的“赵家狮”南国醒狮团和来自揭阳普宁的南山英歌队赴沪展演,这两支队伍均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领衔,相信地道、火热的非遗表演能为上海市民带去浓浓的岭南味,为两地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艺术节期间,还将在国际演艺大会设“粤港澳大湾区特展展位”、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届时,将会有10余家粤港澳具有代表性的演艺机构,向海内外推介大湾区代表性剧目及品牌文化活动,举办项目签约仪式,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优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本届艺术节期间,广东还将整合岭南特色非遗项目,赴浙江南浔分会场举办岭南文化歌舞专场演出,拓展岭南文化的辐射范围与影响力。唐国华期待,以此次文化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广东与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成果,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大湾区,感受大湾区的独特魅力。
文 | 记者 朱绍杰 周欣怡 实习生 李雅慧图 | 记者 张瑞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