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珍”醇现 痴心一片寄菊坛——记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任粉珍(上)
更新时间:2025-03-14 16:48 浏览量:9
繁华落尽“珍”醇现 痴心一片寄菊坛
——记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任粉珍(上)一 、 风神奕奕耄耋年
三年前的一冬日夜晚,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观园剧场内台下观众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台上八十二岁的任粉珍老师扮作一名老妪,唱念兼具,游刃有余。伴着舞台背景飘飞的雪花、剧中悲切的乐音,一出赚尽观众眼泪的二人台现代戏《接婆婆》正在草原音乐周末——地方戏二人台专场上演。舞台中央,“婆母”的扮演者白发苍苍、身着灰衣,贫弱凄惶的扮相、佝偻蹒跚的背影把人的神思瞬间引入到曲折感人的剧情中……
与以往戏曲演出中叫好声、鼓掌声不断的热烈场景不同,《接婆婆》的整场演出低沉哀婉,每一个唱段结束、每一个剧情的停顿间隙都鸦雀无声,唯有观众因感动而默默拭泪的窸窣声在台下轻轻回荡。剧中婆母面对儿媳的刁难、奚落、绝情而表现出的卑微顺从、隐忍无奈,以及对儿子孙子的疼惜不舍,在这位老艺术家的演绎刻画下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令在场观众不得不动容落泪。
对于喜欢二人台的老一代青城戏迷观众来说,任粉珍不仅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更是青城菊坛一个近似不老的神话;而对于当时更多现场观演的年轻观众而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上婆婆的扮演者任粉珍先生,那时已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八十二岁高龄,身姿挺拔,精神矍铄,说话声音洪亮,唱腔婉转跌宕,这是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任粉珍其时在台上依然保持着的惊人状态。
二、锋芒初露入梨园
任粉珍老师1940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铁帽乡,天性活泼外向的她,应该就是那种所谓天生祖师爷就赏饭的表演人才。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时候村里只要有文艺活动,小小的任粉珍必定去围观欣赏,回到家边模仿边哼唱,独自沉浸在做戏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架不住对演戏这件事爱得如痴如醉,11岁的时候家人送她进入业余剧团,开启了任粉珍学戏、唱戏的漫漫长路。任粉珍老师曾谦虚地描述自己青少年时“学戏早,念书少”,然而这些客观的短板情况并没有阻止一位痴迷唱戏的少女向更广阔舞台不断迈进的步伐。
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这片二人台之风盛行的土壤上,由于常年浸润濡染着这门民间艺术的气韵与活力,正值花季的任粉珍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她神往已久的行业并开始崭露头角。那些年,土默川平原十里八乡的舞台上都留下她稚嫩青涩的身影与充满个人特点的嗓音。从16岁时第一次以主角身份出演《杜十娘》中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的杜十娘,到可以游刃有余地饰演《小二黑结婚》中装神弄鬼、争艳卖俏、性格扭曲的“三仙姑”,基层业余剧团的几年历练后,任粉珍的戏路逐渐变宽,她尝试、饰演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富,对舞台角色的把握掌控日渐熟稔。
回忆起当年自己憧憬着想成为一名正式演员的那种迫切,任粉珍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享誉塞北的康翠玲、任翠芬等晋剧名伶去土左旗演出,任粉珍看完几位名角儿的戏后顿时生出无限仰慕,心里盘算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加入正式剧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演员。剧团在任粉珍的家乡演出期间,有演出时她每场必看;没演出时她便跟在那些演员的身后问长问短。没有机会到名家大腕的跟前搭话,她就拿出珍贵的零花钱买来月饼等自己从来不舍得买的稀罕吃食送给其他年轻演员们,只为与他们套个近乎、有个接触交流的机会。在十几岁的任粉珍心里,进入正式院团演戏,才是步入了真正的艺术殿堂。酷爱表演的她默默许下了一个连自己都不知何时才能实现的目标:登上更大的舞台、演更好的戏给观众看。
195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呼和浩特市歌剧团工作的亲戚向当时的团长推荐了任粉珍。不料,时任团长也爱才心切,立马答应让她前来面试。听闻要去面试,任粉珍虽然战战兢兢,但却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没有理论考察、没有形体测试,端坐一排的剧团领导直接选取《走西口》及《打樱桃》中最高的亮调部分让她试唱。本以为如此有难度的面试可以给这个小村姑一个下马威,不曾想任粉珍一个亮调便赚得全场考官的会心笑容。就这样,懵懂但自信的任粉珍顺利通过面试,进入她曾经艳羡不已的呼和浩特市民间歌剧团,成为一名梦寐以求的正式演员。
任粉珍进入剧团不久,呼和浩特市民间歌剧团的一大部分主力演员因支援包头调离呼和浩特。当时团里的几部成熟剧目因个别主演的空缺无法继续上演。正在团领导一筹莫展、不知道选谁替补完成演出的档口,泼辣胆大的任粉珍再次毛遂自荐,说她想试试。新学员的一句话在团里炸开了锅。演出负责人惊讶:“这个娃娃倒胆大,甚也敢应承!”其实别人不知道,任粉珍敢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这个入团不久的新学员可是个有心人。素日,当其他演员在舞台演出或排练时,侧幕边永远有个偷艺的身影,那就是勤奋好学、心思细腻的学员娃娃——任粉珍。进入剧团一年来,她几乎偷偷把团里现有演出剧目连表演带台词全部学会,甚至可以说烂熟于心。《借冠子》《柳树井》两部经典剧目中的四姐和“讨人嫌”本由团里的二人台前辈张奎(女扮男装)与郝秀珍老师饰演,均是十分重要的舞台角色。出演这样的剧目,更是她这个刚进团学员可望不可及的难得机会。基于无人可顶替演出的窘境,团领导勉强同意任粉珍试戏。没想到的是,这一试,便成就了内蒙古二人台历史上一对赫赫有名的“黄金搭档”——亢文彬与任粉珍。从此以后,《借冠子》《借冠子后传》等经典剧目在二位艺术家的演绎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舞台生命经久不衰。
而今任粉珍老师再说起这段过往,仍然流露出止不住地自豪与兴奋,她八十二岁的脸庞红润亲和,依然泛起少女般的欣喜。就这样,通过这半路捡来的登台机会,几出她顶上去便没有再放下的剧目,刚入团一年的任粉珍硬是靠着勤奋与聪慧证明了自己的表演实力。练功房、下乡路,台上用功、台下琢磨,任粉珍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极具感染力的唱腔和生动的舞台表演,逐渐成长为团里可以顶大梁的优秀演员。
文字/梁悦玲
图片/网 络
编辑/安 妮
初审/张蕙馨
复审/冯建亭
终审/巴 图
保护非遗,从关注我们开始!
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