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的行书艺术欣赏
更新时间:2025-09-24 16:07 浏览量:1
蔡襄《扈从帖》
王世国/文
宋代虽然是行书大盛,但是宋初李建中的行书成就平平。接着,周越、杜衍、宋绶、苏舜钦等书法家都是擅长草书。所以,宋代在行书方面最早取得较大成就的书家,应推蔡襄。当时人们认为他虽兼备诸体,但写得最好的则是行书。他的行书俊美,精致雅淡。
蔡襄《脚气帖》
例如欧阳修说:“苏子美兄弟后,君谟独步当世,笔有师法,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苏轼对此也执同样的观点。可见,他的行书在当时乃至稍后一个时期引起了书法界名流的瞩目。
他在行书艺术上的突起,实依赖于他的淳淡婉美的小楷基础。他学行书是从虞世南的笔法入手,继而学习“二王”,所以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精致雅淡的笔意。那俊美端庄的结体、干净利落的行笔,表现出一派笔带春韶、玉润兰馨般的风采。其代表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件。
蔡襄《去德帖》
《去德帖》是他40多岁时的作品,运笔从遒劲凝重,渐趋流畅圆润,结体清秀美丽,典型地反映了他中年时的书风。从此帖可见他深得《兰亭序》的神髓和颜楷的体式。
蔡襄《纡问帖》
《纡问帖》写得流畅潇洒,但时露肥拙用笔和较方的转折(如“間”“問”),带有更多的颜书笔法。此帖与《去德帖》应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蒙惠帖》《扈从帖》写于50岁以后,用笔流畅圆润而又凝重沉稳,轻重缓急、顿挫转折都运用自如。我们看到,他已将虞、颜笔法自然地融于自身风格之中,没有拘谨之势和明显的拙笔;结体也端庄妍媚,缜密适度;显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蔡襄《蒙惠帖》尺牍
《丙午三日帖》则是他暮年的手笔。《墨池编》论蔡襄的书法“少务刚劲有气势,晚归于淳淡婉美”,于此帖可见一斑。
现在能见到的蔡襄行书墨迹还有《虚堂帖》《思咏帖》《离都帖》《安道帖》《远蒙帖》《澄心堂帖》《自书诗卷》《虹县帖》等。
王世国著《书法解密》,岭南美术出版出版,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