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鸡汤等于十碗毒?鸡汤是痛风的诱发剂吗?马上知晓
更新时间:2025-03-12 10:57 浏览量:7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都听说过,鸡汤鲜美,但嘌呤含量高,痛风患者最好别喝,甚至有人说,鸡汤里的嘌呤比啤酒、海鲜还高,一碗鸡汤顶十碗毒,这是真的吗?
研究发现,鸡汤确实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但要说它是痛风的“元凶”,就有点夸张了。
数据显示,鸡肉的嘌呤含量在50150mg/100g,而鸡汤的嘌呤含量通常在2050mg/100ml,比起动物内脏(如肝脏、肾脏的嘌呤含量高达300~600mg/100g),鸡汤的嘌呤含量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嘌呤是一种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尿酸。
正常情况下,人体会通过肾脏将多余的尿酸排出体外,但如果尿酸代谢异常,或者摄入过量,尿酸就会在体内积累,最终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发痛风。
研究发现,70%以上的痛风患者,尿酸水平长期处于高位,而饮食中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导致尿酸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鸡汤的嘌呤含量,取决于熬汤方式。
研究发现,长时间熬煮,会让更多的嘌呤从鸡肉中析出,溶解到汤里,特别是如果用老母鸡、鸡骨头熬汤,嘌呤含量会比嫩鸡汤更高。
实验数据显示,熬煮2小时的鸡汤,嘌呤含量约为20mg/100ml,而熬煮4小时以上的浓汤,嘌呤含量可能翻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痛风患者喝了鸡汤后,尿酸飙升,关节疼痛加重。
不仅如此,鸡汤中的某些氨基酸,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使尿酸的排泄效率下降。
特别是如果鸡汤中过于浓稠,蛋白质含量高,可能会导致尿酸在体内滞留,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数据显示,高蛋白饮食会让尿酸排泄速度下降10%~15%,如果本身肾功能不好,影响会更加明显。
除了嘌呤,鸡汤中的脂肪含量,也会影响尿酸代谢。
很多人喜欢喝鸡汤时连带着吃鸡皮、鸡油,觉得这样更滋补,但鸡皮和鸡油中富含饱和脂肪,过量摄入会增加炎症反应,影响尿酸排泄。
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减少肾脏对尿酸的过滤能力,使尿酸水平进一步上升。
数据显示,长期高脂饮食的人,患高尿酸血症的概率比低脂饮食者高出3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痛风患者在大吃大喝后,痛风发作得更频繁。
不过,鸡汤也不是完全不能喝,关键是要控制量和熬煮方式。
研究发现,如果鸡汤不过于浓稠,控制在适量范围内(如每次200~300ml),对尿酸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如果能搭配一些降低尿酸的食物,如蔬菜、低嘌呤食材,或者减少鸡皮、鸡油的摄入,鸡汤的影响就会更低。
数据显示,以清淡鸡汤为主、控制脂肪摄入的痛风患者,尿酸水平比长期喝浓鸡汤的人低15%左右,说明饮食搭配合理,可以降低风险。
真正让尿酸飙升的,往往不是单一食物,而是饮食结构的不均衡。
研究发现,痛风的发生,与长期高嘌呤、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关,而不仅仅是某种食物的问题。
如果平时饮食过于精细,缺乏蔬菜和全谷物,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尿酸代谢就会更容易出现问题。
数据显示,膳食结构合理的人,患痛风的概率比高嘌呤饮食者低40%以上,这说明,合理饮食,比单纯避免某种食物更重要。
此外,水分摄入对尿酸代谢也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足够水分(约2000ml),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
如果喝鸡汤的同时,多喝白开水、淡茶或低糖饮料,可以降低鸡汤对尿酸的影响。
数据显示,每天水分摄入不足1500ml的人,尿酸水平比足量饮水者高20%以上,这说明,补水对预防痛风至关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控制鸡汤的摄入,还有哪些食物和生活方式,可以帮助降低尿酸,预防痛风的发作?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让痛风患者既能享受美食,又能保持健康?
[1]何金华,高子武,马佳乐,等.日龄与加工因子对北京油鸡汤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技,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