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高原烟花秀惹争议:艺术盛宴变生态隐患,或面临公益诉讼?
更新时间:2025-09-24 14:30 浏览量:1
9月19日,一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烟花秀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上空上演。主办方是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将巨龙造型的烟花搬上了5500米的雪域高原,宣称“致敬自然”。但这场视觉盛宴,没等画上句号,就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不少网友和环保专家立刻提出质疑。高原地区生态极其脆弱,烟花燃放带来的污染、噪音和潜在的生态破坏远超平原地区。活动视频一经发布,“高端户外品牌如何守护自然”的讨论热度迅速飙升,公众的担忧与质疑声浪此起彼伏。
始祖鸟近年来努力打造高端品牌形象,频繁与艺术家和其他品牌跨界合作。从2023年起,他们连续三年在高海拔地区举办“向上致美”系列活动,试图用自然与艺术的融合,将品牌理念与高山精神深度绑定。
但这次,品牌自信满满的环保承诺并未让舆论买账。例如,活动方强调烟花粉末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安排了“预防—监测—恢复”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承诺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而现实是,完整的环保评估数据至今未公开。专家也提出,高原低温低氧环境下,所谓的“可降解”材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分解,污染隐患依然存在。
即使材料本身合规,燃放过程产生的噪音、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及残留物的处理,依然是绕不开的难题。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周期极长,一旦受损,影响难以逆转。
烟花秀的审批流程同样备受关注。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直接表示,这场烟花秀既未备案,也没有市级报告。江孜县生态环境局曾有工作人员称使用环保材料可以不做环境评估,但行业专家对此提出明确反驳。高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脆弱性,决定了任何扰动都不能掉以轻心。
权威法律人士认为,2023年9月1日施行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已经明确要求“生态保护第一”,并对旅游和户外运动提出了严格规范。相关法律还规定,山林和草原等重点防火区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也就是说,哪怕是国际知名品牌,违反规定同样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有律师明确表示,这类活动若造成生态损害,相关组织和个人不仅要承担修复责任,还可能被提起公益诉讼。针对本次事件,已经有环保组织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了信息公开,要求披露环境评价报告和相关监测数据。
始祖鸟长期倡导“无痕山林”,主张户外活动要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在高原燃放烟花,无疑让人质疑其“言行不一”。有观点认为,品牌营销创新无可厚非,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也本是美好愿景。但现实中,营销举措一旦触碰生态红线,可能带来的不仅是品牌形象的损伤,更有法律和环保责任的追究。
从企业角度,品牌营销需要新意和关注度,“向上致美”系列的初衷也确实吸引了不少户外和艺术圈层的关注。但从社会和环保角度看,生态安全底线不容突破,尤其是在青藏高原这样独特的生态屏障面前。
高原生态一旦受损,修复周期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本次烟花秀引发的争议,其实正反映出当下品牌营销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张力。怎样在创新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考验企业的智慧,也需要监管和社会多方共同推动。
始祖鸟的高原烟花秀带来的,不仅是一次艺术与自然的激烈碰撞,更是一次关于品牌责任、法律监管和公众生态意识的多维对话。争议仍在继续,结论尚未尘埃落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保护的底线不容试探,品牌创新的边界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