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褶皱决定冠心病?分析显示:耳垂有折痕、血压偏高的人风险高
更新时间:2025-03-10 10:57 浏览量:7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如果有人拍着胸脯说:“不用体检,只要看看你的耳垂有没有皱纹,就能知道你心脏好不好!”
估计不少人要翻白眼,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拿这些江湖偏方唬人?
但别急,事情可能比想象中更复杂。
科学界还真有不少研究发现:耳垂上出现一条或多条斜着的褶皱,可能和冠心病、动脉硬化有点关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去照镜子看看耳朵?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
这个说法并不是最近才冒出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当时一位美国医生Frank Sanders首先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耳垂上,往往都有一条明显的皱纹,这条皱纹一般是从耳屏(耳朵前面的那个小突起)斜着往下延伸到耳垂边缘。
医学上,这种耳垂褶皱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做Frank征(Frank’s sign)。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反复研究,结果发现这事儿可能真不是巧合。
比如:
2016年《国际心脏病杂志》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000多名冠心病患者,发现有耳垂褶皱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比没有褶皱的人高出2.5倍!2018年,韩国的一项研究更夸张,直接指出双侧耳垂都有褶皱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近3倍!2021年,一项涵盖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数据分析发现,耳垂褶皱不仅仅和冠心病相关,甚至可能是预测动脉硬化和脑卒中的一个信号。当然,这些研究只是发现了相关性,并不能说明耳垂褶皱会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但数据量摆在这,确实挺让人细思极恐。
按理说,耳垂就是个没啥实质性作用的“小肉片”,它既不负责思考,也不负责呼吸,怎么就跟冠心病扯上了?
这事背后主要和血管健康有关。
血管变硬,耳垂也跟着“变样”耳垂虽然不算什么重要器官,但它的毛细血管却非常丰富。
年轻时候,血管弹性好,血流顺畅,耳垂自然光滑饱满。
但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变硬,微小血管的弹性变差,就可能导致耳垂皮下的脂肪层萎缩,从而形成皱纹。
小血管的状态,反映大血管的问题心脏的冠状动脉也是血管,它的结构和耳垂的毛细血管有相似之处。
如果身体的微小血管已经因为动脉硬化变得脆弱,说明大血管的健康状况可能也已经亮起红灯了。
耳垂褶皱,可能是血脂代谢异常的表现有些研究指出,耳垂褶皱的人,往往伴随着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问题,而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当然不是!耳垂褶皱只是一个可能的信号,不能单凭它就给自己判个“心脏病晚期”。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皱纹多的老年人岂不是人人都有心血管问题?但现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科学界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定论,不是所有有耳垂褶皱的人都会得冠心病,也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耳垂上都会有褶皱。
但如果除了耳垂褶皱,还伴有以下几个特征,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血压长期偏高,特别是收缩压(高压)超过140mmHg的人血脂异常,比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有糖尿病、肥胖或吸烟史家族里有多人早年得过心血管疾病平时经常胸闷、心悸、乏力如果这些“危险信号”全都对上了,那就不能光盯着耳垂看了,赶紧做个全面的心血管检查才是正事!
耳垂的褶皱改不掉,但心血管健康是可以靠后天调整的。
与其盯着耳垂害怕,不如从现在开始养成护心习惯。
1. 控制“三高”,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头号帮凶,每年体检时,血压、血脂、血糖这几个数值必须盯紧。2. 饮食清淡,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炸鸡、奶茶、蛋糕、肥肉这些,尽量少碰。多吃鱼、坚果、蔬菜、全谷物,能有效降低胆固醇。3. 适量运动,别让血管“生锈”
每天快走30分钟,可以有效减少动脉硬化风险。4. 远离烟酒,减少心脏负担
吸烟的人冠心病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高2-4倍,能戒就戒,不能戒也得减少。5. 保持好心情,降低压力
长期焦虑、压力大,交感神经长期处于高亢状态,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除了冠心病,有研究发现耳垂褶皱和糖尿病、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也可能有关联,不过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
那么,耳垂上的变化到底能不能作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呢?
哪些情况属于正常老化,哪些需要特别警惕呢?
[1]高洁.胸痛患者中耳垂褶皱征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D].承德医学院,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