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国匠守艺| 王金忠——让永恒活在当下

更新时间:2025-04-18 19:41  浏览量:6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数千年来,生生不息,文脉不断。

从安徽玉雕到海派玉雕,作为目前安徽省玉雕界唯一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王金忠,至今进入玉雕行业已近30年。他成长于安徽天长,技艺成熟于上海。安徽是文风昌盛之地,不仅诗文书画风靡海内,“三雕”工艺也冠绝华夏。上海,这座中国最具现代化气质的城市,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里融汇,形成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海派文化气质。制器尚道,王金忠善于在工艺细微处表现他耳濡目染的文化记忆。读书、行路、琢玉,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成就他不凡的工艺之路。

追溯王金忠的玉雕艺术之路,1994年,18岁的王金忠进入安徽天长玉雕厂,师从老一辈匠人学习基础雕刻技艺。彼时玉雕厂以制作大件器物为主,手工雕刻强度极高,同批入厂的35名学徒中,仅数人坚持下来。王金忠凭借刻苦钻研,逐渐掌握玉雕技法,并在实践中展现出对造型的敏锐感知。

1997年,赴上海学习深造玉雕技艺;2002年,创立“永恒玉艺”个人工作室。王金忠勤耕不辍,苦心钻研玉雕技法,将创新理念融入其中,所创佳作得到行业广泛赞誉,他于2012年获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称号;2013年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而后在202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安徽走出来的王金忠,今天是当代海派玉雕的代表性人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成长创作之路,亦是海派玉雕在新时代发展、变革的一个缩影。他擅长花鸟、人物的雕刻,他的作品大多选择带皮色的上等新疆和田籽玉,通过对皮色的巧妙处理和运用,既体现出了材质本身的特质,也让作品焕发出了夺目的光彩。业内人士评价说,王金忠的作品素雅、灵巧,把艺术的美感和精致的雕琢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早在2009年,他的和田籽料俏雕作品《金色池塘》首次参加天工奖就获得金奖,评委评语为:“浑然天成。”当时参赛作品600多件,金奖只有十几件。以后每年他都参加全国重要奖项的评比,摘金夺银已成常态。多年来,其原创作品斩获国内外专业奖项80多项,其中金奖43项,堪称中国当代和田玉俏色巧雕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王金忠获神工奖金奖的《情投意合》参加了展出,得到国内外参观者的一好评。在王金忠看来,玉石和工艺完美结合,就会有永恒的艺术生命。他将创作重点确定在海派花鸟俏雕和海派人物雕上,他的人物雕,成绩斐然,被海上玉坛称为“弥勒王”。他的海派和田玉花鸟俏雕,更是享誉玉坛,追求工艺的极致,具有天人合一的艺术意境,蕴含着感人的人间真情,精品迭出。

从传统出发,王金忠向来潜心研究玉雕技艺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作品主题虽以传统为主,但布局及设计则体现出很强的现代感,他的创作可窥见无限自然。2018年王金忠的“和田玉花鸟俏色巧雕技艺”被评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以该技艺创作的作品《锦绣春色》,在美学意蕴上借鉴了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在造型上追求院体花鸟画的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但融进了当代审美理念和价值意义,充满鲜明的时代感,在传承中创新,向经典致敬。

虽然已是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上海工匠众多荣誉等身,但王金忠仍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在玉雕创作上秉持海派玉雕“海纳百川”、“巧雕精作”的理念,始终坚持原创,在工艺表现上追求精细传神、圆润饱满,对瑕疵零容忍,极度追求完美,作品在形式和工艺上都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在王金忠看来,玉雕艺术在传承基础上,一定要融进当代审美理念和时代精神,创作出“质延古意”“文变今变”的当代和田玉俏色巧雕精品。

近年来,王金忠还撰写了《掇菁撷华—论和田玉俏色巧雕艺术》、《花鸟禅》等专著,对发展海派和田玉俏色巧雕艺术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建议,体现了他对发展海派玉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此外,他走进院校授课,回到家乡带徒,传道授业,并在2022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批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忠大师传承创新基地。

立足传统,守正创新,循古而不泥古,王金忠坚定地踏在传承和发扬的道路上,不断续写玉雕技艺新的传奇。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