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春季气温“变脸”引发心梗危机,如何科学“春捂”守护心脏健康?

更新时间:2025-03-11 13:08  浏览量:9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每年一到春天,天气就像个孩子的脾气,说变就变。早上出门的时候风大得刺骨,下午太阳又毒辣得让人后悔穿厚衣服,到了晚上气温又猛地跌回冬天,让人防不胜防。

这种反复无常的天气,不仅让人觉得难受,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心梗、心绞痛、猝死等事件的发生率在春季明显上升。

很多人误以为“心梗”只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实际上,春季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才是最容易让血管崩溃的关键时刻。

所以,春天养护心脏,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春捂”。但这里的“春捂”不仅仅是简单地多穿点衣服,而是要从多个方面科学防护,真正减少心梗的风险。接下来,我会从四个不为人知的角度,讲解如何科学“春捂”,让心脏在春季的气温“变脸”中安然度过。

春季温差大,尤其是早晨和夜晚,气温往往比白天低很多。很多人觉得白天暖和了,就轻装上阵,结果到了清晨或晚上,气温突然下降,血管受不了,心脏的负担一下子加重。其实,心脏最怕的就是这种“骤冷骤热”的刺激,血管在短时间内急剧收缩,容易引发心梗和脑卒中。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平时有高血压,但控制得不错,生活也很规律。春天到了,他觉得天气暖和了,早上外出锻炼时穿得很单薄,结果在晨跑时突感胸口剧痛,倒在了路边。送到医院时已经是急性心梗,血管几乎完全堵住了。

检查发现,他的血管内壁本来就有不稳定的斑块,而清晨气温低,血管受到冷刺激后剧烈收缩,直接让斑块脱落,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梗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清晨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峰时段,心梗、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率在早晨6点到10点最高。这不仅仅是因为气温低,还和人体的生理节律有关。

清晨起床时,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血压会自然升高,如果这个时候再遇到冷空气的刺激,血管压力会进一步增加,极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早上起床前,不要立刻脱去被子,先在床上活动几分钟,等身体适应后再慢慢起床。晨练时尽量选择温暖的时间段,比如上午9点以后,避免在清晨6点到8点进行剧烈运动。夜晚外出时,穿一件可以随时加减的外套,不要让身体受到忽冷忽热的刺激。

很多人春天换上了轻薄的鞋袜,觉得脚暖和就代表天气真的回暖了,但其实,脚部是心脏健康的重要“信号灯”。双脚一旦受凉,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心脏的负担也会加重,甚至可能诱发心梗。

我曾接诊过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春天一到,她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了单鞋,甚至有时候光脚穿凉鞋。她觉得自己年轻,心脏没有问题,结果某天晚上突然出现胸闷、心悸,心率飙升到120次/分钟,家人赶紧送到医院。

检查后发现,她的心脏功能虽然没有严重问题,但血管收缩反应异常剧烈,脚部受凉导致血管反射性收缩,让心脏供血受到了影响,出现了类似心绞痛的症状。

有研究表明,脚部温度降低1℃,全身血管的收缩反应就会增加5%~7%,心脏负担随之上升。

脚部神经丰富,与全身的血液循环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来说,脚部受凉会直接影响心脏健康。很多人心梗发生前,会有脚部冰凉、麻木的症状,这其实就是血管收缩导致的供血不足信号。

所以,春天“捂”得不仅仅是上半身,双脚的保暖更重要。不要太早换上单鞋,尤其是早晨和晚上,尽量穿厚一点的袜子,让脚部保持温暖,避免血管过度收缩。晚上泡脚可以帮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梗风险。

春天忽冷忽热,很多人穿衣服只关注手脚和上半身,却忽略了胃部的保暖。胃受寒,不仅会引发消化问题,更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心脏,让心脏功能受到损伤,甚至诱发心梗。

我有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患有冠心病,平时饮食很注意,但春天胃病反复发作,出现胃痛、腹胀,某天晚上突然心绞痛发作,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心脏供血不足,已经接近心梗边缘。

我们追问后发现,他当天吃了冰凉的食物,加上天气降温,胃部受寒,引发了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胃部的刺激信号传递到了心脏,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发了严重的胸痛。

很多人不知道,胃和心脏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胃受到寒冷刺激时,可能会通过迷走神经引发心率变化,甚至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梗风险。有研究表明,胃部温度下降3℃,心率可能会增加10%~15%,血压也会有所波动。这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所以,春天一定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太早换上露腰的衣服,尤其是晚上温度低时,睡觉时最好盖好腹部,避免胃部受凉。吃饭时尽量选择温热的食物,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胃部神经。

“捂住”情绪

春天不仅仅是气温不稳定,情绪也容易跟着“变脸”。很多人发现,到了春天,容易心烦气躁、焦虑不安,甚至有人会出现抑郁情绪。

这种情绪波动不仅仅影响心理状态,更可能诱发心梗,特别是对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情绪起伏过大,可能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我曾接诊过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春天总觉得情绪低落,偶尔还会心慌、胸闷,家人以为她是“春困”导致的疲惫,结果某天情绪激动后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发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差点发展成心梗。

她的血管本身有狭窄,情绪波动时,体内的应激激素飙升,导致血管进一步收缩,最终引发供血不足。

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情绪波动大的时期,心梗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春天是情绪波动较大的季节,主要是因为日照时间变化影响了人体的激素水平,使得情绪更加不稳定。

所以,春天养心,情绪的调节同样重要。保持心态平稳,避免过度焦虑和激动,可以通过散步、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让血管保持稳定状态,降低心梗风险。

春天气温“变脸”,心梗风险飙升,科学“春捂”不仅仅是多穿衣服,而是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真正的“春捂”,是对心脏的全面保护,让身体稳稳地适应春天的变化,避免突如其来的心血管危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春季守护心脏健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邵莉.贝叶斯Logistic回归模型在中老年人心脏病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4-09-19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