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隐性心脏病,爬楼梯就知?气喘老人,上楼后或会有这3种反应
更新时间:2025-03-11 14:58 浏览量:1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都以为,心脏病一定会有剧烈的胸痛、心绞痛,但实际上,有些心脏病并没有明显症状,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里。
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人,有超过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异常,但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
而爬楼梯,是最简单、最容易发现心脏问题的方法之一,如果爬楼后出现气喘、胸闷、头晕等异常反应,可能是心脏在发出求救信号。
爬楼梯时,心脏的负担比走路要大得多。
研究发现,爬楼梯时,心脏需要比平时多供氧30%~50%,心率会上升到平时的1.5倍左右,如果心脏功能正常,供血供氧会迅速适应,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但如果本身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或者心脏血管已经狭窄,心脏供血就会跟不上,导致胸闷、气喘、心慌等症状。
数据显示,超过70%的冠心病患者,在爬楼时会出现不适,而其中50%以上的人,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这就是典型的隐性心脏病。
气喘加重,可能是心脏供氧不足的表现。
很多人以为,上了年纪,气喘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甚至需要停下来休息,可能是心脏在提醒你,它的供血能力下降了。
研究发现,心脏功能减退的老年人,爬楼后血氧饱和度会下降5%~10%,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气短、呼吸急促。
特别是如果爬楼后气喘久久不能缓解,或者伴随心慌、头晕,就要警惕是不是心脏供血不足。
胸闷、心悸,可能是心脏血管狭窄的信号。
爬楼时,心脏需要更快地泵血,如果冠状动脉有狭窄或者堵塞,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胸闷、心悸。
研究显示,70%以上的心脏病患者,在心脏供血不足时,会有胸闷或心跳不规律的表现,特别是爬楼后胸口像被压住一样,或者心跳异常加快甚至紊乱,就要警惕冠心病的可能。
如果胸闷持续超过5分钟,甚至有向左肩、后背放射的疼痛,可能是心绞痛的先兆,必须尽快就医。
爬楼后头晕目眩,可能是心输出量不足。
正常情况下,心脏会根据运动量自动调整血液供应,保证大脑和全身的供血。
但如果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爬楼时血压会短暂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站不稳、视线模糊。
研究发现,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爬楼后头晕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3倍,严重者甚至可能晕倒。
如果爬楼后眼前发黑、头晕不稳,甚至需要扶墙休息,可能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的表现,一定要警惕。
有些老年人,爬楼时不会立刻不舒服,而是在上楼后几分钟,甚至回到家才开始胸闷、气短,这也是心脏问题的表现。
研究发现,部分隐性心脏病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心脏负担增加,但症状会有短暂延迟,等到心脏超负荷运转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
因此,即使上楼时没有异常,如果上楼后几分钟内开始胸闷、心悸,也要注意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长期缺乏运动,心脏耐受力下降,也可能导致爬楼后不适。
研究发现,久坐不动的人,心肺耐受能力比经常锻炼的人低30%以上,如果平时很少运动,一旦剧烈活动,心脏适应不了,可能会短暂出现气短、心悸的情况。
但如果稍微运动就不适,说明心脏功能已经下降,需要进行系统检查。
爬楼不适,不一定都是心脏病,但如果经常发生,必须引起重视。
除了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一些肺部疾病、高血压、贫血等,也可能导致爬楼后气喘、心悸。
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爬楼后的气喘程度比心脏病患者更明显,而贫血患者则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如果爬楼后不适频繁出现,或者症状越来越重,一定要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爬楼梯,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自测心脏健康?
有没有更科学的运动方式,可以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下,锻炼心肺功能,提高心脏耐受力?
[1]马静.心脏康复护理,构建心脏健康防线[J].健康必读,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