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人突发脑梗去世,告诫:长期吃降脂药,换季期间注意这5事
更新时间:2025-03-10 16:47 浏览量:8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为什么有些人长期服用降脂药,血脂控制得不错,但依旧在换季时突发脑梗?
血管健康并不仅仅取决于血脂水平,尤其是在春冬交替的季节,气温忽冷忽热,血管的适应能力变差,可能埋下危险的隐患。
很多老人自认为按时吃药,就能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却忽略了换季期间身体的特殊变化,最终酿成悲剧。
很多人都知道,寒冷会让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但大多数人忽略了,血流速度的改变同样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曾接诊过一位65岁的长期服用降脂药的老年患者,血脂控制得还算稳定,但他在某年的11月中旬突发脑梗,天气并没有极端寒冷,只是昼夜温差突然加大。
他当天早上外出时,气温比前几天低了7℃,而他穿得依旧很单薄。
回家后,他感觉手脚冰凉,但没太在意,直到下午开始头晕,随即失去意识,被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春冬换季,尤其是寒潮来袭的头几天,血管收缩能力会受到考验,导致血流速度波动。
气温骤降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增加,如果血管内壁本就存在动脉硬化斑块,血流变缓的瞬间,就可能诱发血栓形成,堵塞脑部血管,引发脑梗。
长期吃降脂药的人,虽然降低了血脂水平,但如果血管本身已经存在硬化,仍然需要在换季时格外关注血流状态,保持身体温暖,尤其是早晨出门时要避免寒冷刺激,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血脂高的人往往关注胆固醇水平,但很多人不知道,血液的“流动性”同样决定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这一点在春冬换季期间尤为重要。
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血脂水平一直控制得很好,他觉得自己应该不会有心脑血管问题。
然而,在某年春季的气温突变期间,他突发脑梗,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血黏度明显升高,导致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形成血栓。
换季期间,气压的波动会影响血液中的红细胞聚集能力,气压越低,血液的流动性就越差,容易导致“高黏滞血症”,而降脂药并不能直接改善血液流动性。
当血液变得黏稠,血管内部的流速下降,原本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容易破裂,触发血栓形成。
如果长期服用降脂药的人,换季时感觉头晕、四肢发麻、视力模糊,可能就是血黏度升高的信号。
此时需要注意适量补水,避免过量摄入高盐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是否需要额外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降低换季期间血液粘稠度带来的风险。
换季时,气候干燥不仅影响皮肤,还可能对血管造成隐形伤害。
曾接诊过一位长期服用降脂药的65岁女性患者,她的血脂控制良好,但在换季期间,出现了反复头晕、站立时眼前发黑的症状。
经过检查发现,她的血管弹性下降,血流供应不稳定,而她的皮肤也异常干燥,甚至有轻微脱屑现象。
她的情况并非单一问题,而是血管壁因缺水变得僵硬,导致血流调节能力下降。
换季时,湿度降低,皮肤水分流失加快,人体的血管壁也会随之失去部分水分,弹性下降,导致血压波动加剧。
这会让长期服用降脂药的老人面临更大的低血压或高血压风险,血液循环的不稳定性增加,进而影响大脑供血,诱发脑梗。
换季期间,除了维持正常的水分摄入,还需要注意补充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以增强血管的柔韧性,让血流更稳定。
很多人以为,白天温度降低对血管影响最大,但事实上,夜间温差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
一位75岁的男性患者,血脂水平控制得很好,但在某年冬季的凌晨,他在睡梦中突发脑梗,送医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
他的家人表示,他睡觉时习惯不开暖气,甚至喜欢开窗透气,而当天夜里气温骤降,室内温度比往常低了近10℃。
夜间温度下降,会使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而人的基础代谢在深夜本就较低,血液循环减弱,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换季期间,夜间血压波动更大,如果降脂药的剂量不稳定,或者合并使用降压药,血管调节能力不足,凌晨时刻就更容易出现脑梗风险。
换季时,睡觉前一定要注意室内温度调节,避免夜间温度过低,必要时可以穿戴保暖袜子,保持血管舒张状态,降低夜间血流不畅导致的脑梗风险。
很多人以为,血脂水平一旦降到正常范围,就不再需要额外关注,但换季期间,血脂的波动性往往比预期更大。
一位长期服用降脂药的68岁患者,在春冬交替时查体,发现血脂水平比以往高出近20%,他并未改变饮食习惯,但体内的脂质代谢似乎受到了季节变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春冬换季时,气温下降会导致肝脏代谢能力调整,部分患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短暂升高,而这可能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换季期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降脂药的剂量,或增加血脂检测的频率,以确保血脂水平稳定。
长期服用降脂药的老人,在春冬换季时,血管的适应能力变差,血流状态容易波动,增加脑梗风险。
换季时,做好血管保暖、关注血黏度、维持血管弹性、注意夜间温差,并监测血脂水平,才能真正降低脑梗的隐患,保护大脑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65岁老人突发脑梗去世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王军.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