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大姐确诊胃癌,回家后接着喝酒看电视,拒绝去医院:我要自由
更新时间:2025-03-11 16:35 浏览量:12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她咋一点都不害怕?”
这话是一个四十多岁男人说的,他身上带着一股焦虑的气息,像是刚从医院回来,眉头皱得死紧,手上还攥着个没喝完的矿泉水瓶。
他身边的人听了,也都愣了一下,眼神里带着不解。
谁听到这种事不害怕?但偏偏有人能做到,连医院都不想去,回家照样喝酒、看电视,活得跟没事人一样。
有些人觉得她是想开了,活得洒脱;也有人觉得她是被吓傻了,不敢面对现实。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她只是不愿意经历医院那一整套繁琐的治疗流程,或许她已经厌倦了活在疾病的阴影里,或许她根本不知道,胃的毛病有时候是“养”出来的,早一点注意,根本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胃,是个耐用的器官,能撑、能忍、能自我修复,但它也不是无底线的。
很多人以为胃癌是突然找上门的,其实不对,胃癌是慢慢养出来的,跟生活习惯、饮食方式、身体状况都有关系。
现在的医学统计数据摆在那——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确诊胃癌,而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前列,占了全球病例的40%以上。
日子过得随意,胃也跟着受罪。吃饭不规律,饿一顿、饱一顿,胃里就得跟着受折腾,胃酸分泌不稳定,长期下来,胃粘膜就容易被腐蚀,慢慢形成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统计数据显示,80%的胃癌患者在确诊前都经历过长期的慢性胃病,但他们并没有把这些小毛病当回事。
很多人胃疼了就随便吃点药,稍微缓解了就不管了,结果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喜欢吃腌制食物的人,胃癌风险比普通人高。咸菜、腊肉、熏鱼、咸鸭蛋,这些东西里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在胃里可能会转化成亚硝胺,这是强烈的致癌物。
调查发现,长期吃腌制食品的人,胃癌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2到3倍。
高温油炸食品、烧烤、加工肉类含有大量苯并芘等致癌物,长期食用会增加我们患胃癌风险,我们平时应该少摄入这类食物,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这种细菌感染率颇高,全球近半数人曾被感染。在中国,其感染率更是达50% - 60%,如此惊人 的数字,此情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很多人感染了之后没有症状,但它会慢慢破坏胃粘膜,让胃变得更脆弱,增加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的风险。
如果家里有人得过胃癌,家人最好去做个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如果有感染,及时治疗。
吃饭狼吞虎咽,胃压力大。很多人吃饭速度快,三五分钟就能解决一顿饭,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咽下去,胃就得额外分泌更多的胃酸来帮助消化,长期下来,胃粘膜容易受损。
而且,吃得太快,容易吃过量,增加胃的负担,导致胃酸分泌异常,甚至引发胃食管反流。
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的人,胃病的发生率比细嚼慢咽的人高出30%以上,因此在我们吃饭时,要养成慢慢吃饭的好习惯。
烟酒是胃的天敌。烟草里的尼古丁会刺激胃酸分泌,破坏胃粘膜屏障,让胃更容易受伤。
而酒精会直接损伤胃粘膜,特别是高度酒,长期大量饮酒的人,胃癌的风险比不喝酒的人高出2倍以上。
研究表明,长期吸烟之人患胃癌的风险较不吸烟者高50% - 60%;长期大量饮酒者,胃癌发生率亦显著上升,可见烟酒对我们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并不是没有信号。食欲下降、饭后饱胀、反酸、恶心、隐痛,这些都可能是胃癌的前兆。
很多人以为是普通的胃病,吃点胃药就不管了,但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特别是体重明显下降、黑便、贫血,就要引起警惕。数据表明,超8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皆因早期症状被漠视。
一旦发觉这些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
想预防胃癌,最重要的是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规律吃饭,不暴饮暴食,减少腌制、熏烤、油炸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良好科学的习惯。
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抑制亚硝胺的形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柑橘、猕猴桃、西红柿等,可以降低胃癌风险。
定期体检很重要。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有胃病史或者家族遗传史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粘膜,发现早期病变,提高早诊率和治愈率。
研究数据显示,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但一旦到了晚期,生存率就会大幅下降,如何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胃是长期养出来的,坏习惯积累得越久,胃病越难缠,让我们更加感到痛苦。很多人到了晚年才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没机会补救。
那么,长期胃病真的只是胃的问题吗?如果胃出现问题,其他消化系统器官会不会也跟着受影响?
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肠道菌群失调,这些问题是不是也和胃的健康息息相关?
如果胃功能下降了,人体的营养吸收能力是不是也会变差,从而影响到全身的健康?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1]欧阳劲光,查安生.5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5,33(02):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