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福音!中国新研究:补充这种食物,可显著改善支气管炎
更新时间:2025-03-11 10:57 浏览量:1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天气变冷,很多人呼吸道又开始不舒服了,咳嗽、痰多、胸闷这些问题反反复复,吃了药也只是暂时缓解,没多久又犯了。
说是普通的感冒吧,可一拖就是好几周,甚至更长。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习惯了,但有一个新发现,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
不是药,也不是偏方,而是一种食物,听起来跟呼吸系统关系不大,但效果却出乎意料——深色浆果。
一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家并没有想到它跟支气管健康有什么关系。
只是注意到,在一些经常吃蓝莓、黑莓、桑葚等深色浆果的群体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很多,特别是长期咳嗽、气喘这些问题,发生率少了20%到30%左右。
这让人有点意外,毕竟浆果一向被认为是对心血管和大脑健康有好处的,怎么还跟支气管扯上关系了?
经过进一步研究,才发现,这些深色浆果里的花青素和多酚类物质,能直接影响支气管的炎症反应。
花青素作为一种强效抗氧化剂,能够减轻呼吸道的氧化应激,一言以蔽之,可助力细胞减少损伤。
呼吸道每天接触各种污染物、细菌,这些东西会让支气管壁受到刺激,产生炎症。
而花青素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比如IL-1β、TNF-α这些导致气道收缩、痰液增多的分子,就会被明显抑制。
另一个关键成分是多酚类物质,这类物质能帮助稳定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痉挛。
支气管痉挛是很多人呼吸不顺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一遇冷空气就容易咳嗽,有时候甚至会感觉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喘不过气。
这其实跟支气管的敏感性有关,而深色浆果里的多酚可以让支气管壁的细胞更稳定,降低它们对外界刺激的过度反应。
不仅如此,这些浆果还对肠道菌群有影响。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支气管的问题跟肠道有什么关系?
但事实上,人体免疫系统约百分之七十是受肠道调控的。肠道里的菌群失衡,炎症水平就会上升,进而影响到全身,包括呼吸系统。
浆果里的膳食纤维和多酚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比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这些菌群的增加,会让免疫系统更稳定,减少对呼吸道的攻击。
仅阐述理论,或许失之直观,不妨着眼于一些具体数据。一个针对5000人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食用深色浆果的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比不吃的人低了28%。
另一个实验则是让慢性咳嗽患者每天吃150克蓝莓,坚持8周,结果发现咳嗽次数减少了35%,夜间咳嗽的频率也降低了明显。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整体的肺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比如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速都比对照组高。
除了抗炎、抗氧化,浆果还能促进一种叫一氧化氮(NO)的分子产生。这种分子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能够改善气流的通过能力,从而使呼吸更为顺畅。
很多哮喘患者在发病时,支气管处于收缩状态,而一氧化氮能让气道放松,让空气更顺利地进入肺部。
某些药物,比如支气管扩张剂,就是通过类似的机制起作用,而浆果中的多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类似的效果。
另外,这类浆果对黏液的调节作用也很有意思。支气管炎患者往往会分泌诸多痰液,进而造成气道堵塞,咳嗽不停。
而深色浆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减少黏蛋白的分泌,同时促进纤毛运动,帮助排出已经积累的痰液。
人体的支气管壁上覆盖着一层微小的纤毛,它们负责清理呼吸道里的异物和黏液,但在炎症状态下,这些纤毛的活性会下降,痰液就容易积聚。
而浆果中的成分能激活纤毛,让它们重新发挥作用,从而减少痰液堆积,让咳嗽减少。
在食用方式方面,浆果既能够直接食用,亦可以制成果汁或者果泥。
但有一点要注意,很多超市里的浆果饮料都加了大量糖分,这种高糖环境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浆果的抗炎效果,所以最好选择新鲜的或冷冻的浆果,避免吃太多加工产品。
如果觉得单独吃味道太酸,可以搭配一些无糖酸奶或坚果,这样既能增加口感,也能增强营养价值。
不过,有些人可能会对某些浆果过敏,尤其是对花青素或多酚不耐受的人,可能会出现皮疹或者肠胃不适,这类人群在尝试前最好先少量食用,看看身体的反应。
另外,某些肾功能有问题的人,也要控制浆果的摄入量,因为一些浆果里的草酸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钙的代谢。
这些研究还带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除了浆果,还有没有其他食物能对支气管健康起到类似的作用?
有没有可能某些常见的饮食习惯,能比浆果更有效地改善支气管功能?
研究表明,深海鱼类、亚麻籽、核桃等富含Omega - 3的食物,可减轻支气管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通畅状况。
而且,这些食物还能和浆果形成协同作用,提高整体的抗炎能力。所以,想要更有效地保护支气管健康,除了吃浆果,还可以增加Omega-3的摄入,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园,马婷,杨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后肺功能与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5,60(02):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