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有肺病的人若无这几种情况,可以松口气了,问题不大
更新时间:2025-03-11 14:33 浏览量:7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难道一旦查出肺部有问题,就意味着情况已经很严重,甚至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吗?
有的人是因为长期吸烟,结果一次体检发现肺上有阴影,整个人就开始寝食难安,有的人从来不抽烟,但因为工作环境的影响,医生告诉他肺部有炎症,顿时觉得自己像是踩在悬崖边上。
还有的人只是最近老是咳嗽不止,一去检查,报告上几个陌生的医学术语,让他瞬间觉得前途一片黑暗。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有些肺病看起来吓人,但只要没有下面这几种情况,大可不必过度担心。
有人总觉得,肺病就是从咳嗽开始的,咳得越久,问题就越严重,这个想法不完全对,咳嗽只是肺部自我保护的方式,很多情况下并不代表病情有多严重。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咳嗽的同时有没有“气短”,或者说有没有出现动一动就喘不上气的情况。
有位患者,年轻时烟酒不离手,最近咳嗽了两个多月,拍片发现肺部有点问题,吓得整晚睡不着。
他自己觉得,咳得厉害肯定是病情严重,非要要求医生给他用最贵的药,可测了肺活量之后发现,他的肺功能其实还算不错,虽然有炎症,但远不到让人恐慌的地步。
因为肺的主要工作是让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去,而肺部出了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氧气摄取不足。
如果只是咳嗽,说明肺部还在努力自我清理,气道可能有炎症或痰液增多,但如果一活动就喘不上气,那就可能意味着肺泡受损,甚至肺功能下降。
如果平时走几步路、爬个楼梯都觉得胸闷、憋气,这才是真的需要警惕的信号,研究表明,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果肺活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未来五年的存活率比肺活量低于标准值的人要高出将近30%。
所以,那些一检查出肺部有问题就觉得自己不行了的人,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喘气情况,能轻松走上三楼不觉得气短的话,肺部的基本功能就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别自己吓自己。
有位患者,平时很注意身体,基本没生过什么大病,但最近总觉得嗓子里有痰,夜里咳得特别厉害,家里人吓得催着她去医院。
一查,肺部确实有点炎症,可问题并不严重,反而是她过度焦虑,导致症状越来越明显。
为什么夜里比白天更容易咳嗽?
晚上交感神经的活跃度下降,气道更容易收缩,肺部的痰液和炎症更难排出,导致咳嗽加重,而且,晚上平躺时,鼻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更容易倒流刺激气管,这也是很多人夜间咳嗽加重的原因。
研究显示,大部分肺部感染或炎症导致的咳嗽,在早晨和夜间最明显,而白天症状会有所缓解,如果只是夜里咳得厉害,白天基本没什么大问题,那很可能是暂时的炎症反应,而不是肺功能出了大问题。
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说,自己晚上咳得停不下来,可白天却好像没事一样,你可以告诉他——别急,肺还没坏,问题没那么严重。
有些人一听到自己肺部有问题,立刻就陷入恐慌,觉得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但有一个很简单的自测方式——能不能平躺着睡觉。
如果能平躺睡觉,不需要半夜起来靠在床头缓解呼吸困难,说明肺部的积液情况不严重,肺组织的弹性还在,问题就不算太大。
有位患者,之前查出肺部有炎症,整个人都变得焦虑不安,后来他发现,自己一躺下就觉得胸口闷,不得不半夜坐起来喘口气,这才急匆匆地来医院检查,最终确诊是肺纤维化早期。
肺纤维化的主要表现就是肺组织变硬,导致肺部扩张能力下降,影响氧气交换,很多患者到后期只能靠半卧位才能缓解呼吸困难。
而对于那些虽然咳嗽、偶尔胸闷,但还能正常躺着睡觉的人来说,肺部的弹性还在,积液不多,功能也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医学研究显示,肺部积液达到300毫升以上,才会影响肺的正常扩张,如果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感,就说明肺功能还能支撑住。
所以,有些人听到“肺部有问题”就彻夜不眠,但如果你能安安稳稳地躺着睡觉,至少说明你的肺还算“有弹性”,没那么容易垮。
有些慢性肺病,比如慢阻肺、肺结核,或者一些更严重的肺部疾病,到了后期,人体会因为长期缺氧、能量消耗过大,导致肌肉减少,体重下降,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如果肺部有问题,但体重一直稳定,说明身体的基础代谢还没受到严重影响,病情也相对稳定。
有位患者,烟抽了几十年,肺部检查发现有慢性支气管炎,每年冬天咳得厉害,但奇怪的是,他的体重一直没变,每天还能干活走动,一直以为自己没啥问题。
其实,他的肺病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影响到身体的整体能量平衡,说明他的肺功能还能维持基本代谢,而那些体重快速下降的人,才是病情已经影响到全身系统的。
所以,肺部有问题不要慌,先看看自己体重有没有变化,如果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那就说明肺还算争气,问题不大。
肺病并不是一查出来就等于“宣判”,有些异常只是暂时的炎症,有些症状只是身体在自我调整,真正影响健康的,是焦虑和恐慌,别让情绪比疾病更先打垮自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肺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郭灿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网络首发, 华西医学, 2024-06-21